分享好友 高中学习首页 频道列表

高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高一数学  2022-01-31 09:320

高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高一# 导语】高一新生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以及高中阶段学科知识交叉多、综合性强,以及考查的知识和思维触点广的特点,找寻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今天©乐学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篇一】高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1、集合的含义:

  “集合”这个词首先让我们想到的是上体育课或者开会时老师经常喊的“全体集合”。

  数学上的“集合”和这个意思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名词而已。

  所以集合的含义是: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简称集,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比如高一二班集合,那么所有高一二班的同学就构成了一个集合,每一个同学就称为这个集合的元素。

  2、集合的表示

  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用小写字母表示元素,如集合A={a,b,c}。

  a、b、c就是集合A中的元素,记作a∈A,相反,d不属于集合A,记作dA。

  有一些特殊的集合需要记忆: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N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①列举法:{a,b,c……}

  ②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

  如{xR|x-3>2},{x|x-3>2},{(x,y)|y=x2+1}

  ③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x-3>2}或{x|x-3>2}

  强调: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

  A={(x,y)|y=x2+3x+2}与B={y|y=x2+3x+2}不同。

  集合A中是数组元素(x,y),集合B中只有元素y。

  3、集合的三个特性

  (1)无序性

  指集合中的`元素排列没有顺序,如集合A={1,2},集合B={2,1},则集合A=B。

  例题:集合A={1,2},B={a,b},若A=B,求a、b的值。

  解:,A=B

  注意:该题有两组解。

  (2)互异性

  指集合中的元素不能重复,A={2,2}只能表示为{2}

  (3)确定性

  集合的确定性是指组成集合的元素的性质必须明确,不允许有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的情况。

【篇二】高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1.函数的奇偶性。

  (1)若f(x)是偶函数,那么f(x)=f(-x)。

  (2)若f(x)是奇函数,0在其定义域内,则f(0)=0(可用于求参数)。

  (3)判断函数奇偶性可用定义的等价形式:f(x)±f(-x)=0或(f(x)≠0)。

  (4)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复杂,应先化简,再判断其奇偶性。

  (5)奇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反的单调性。

  2.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

  (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若已知的定义域为[a,b],其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g(x)≤b解出即可;若已知f[g(x)]的定义域为[a,b],求f(x)的定义域,相当于x∈[a,b]时,求g(x)的值域(即f(x)的定义域);研究函数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2)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由“同增异减”判定。

  3.函数图像(或方程曲线的对称性)。

  (1)证明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即证明图像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图像上。

  (2)证明图像C1与C2的对称性,即证明C1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C2上,反之亦然。

  (3)曲线C1:f(x,y)=0,关于y=x+a(y=-x+a)的对称曲线C2的方程为f(y-a,x+a)=0(或f(-y+a,-x+a)=0)。

  (4)曲线C1:f(x,y)=0关于点(a,b)的对称曲线C2方程为:f(2a-x,2b-y)=0。

  (5)若函数y=f(x)对x∈R时,f(a+x)=f(a-x)恒成立,则y=f(x)图像关于直线x=a对称。

  4.函数的周期性。

  (1)y=f(x)对x∈R时,f(x+a)=f(x-a)或f(x-2a)=f(x)(a>0)恒成立,则y=f(x)是周期为2a的周期函数。

  (2)若y=f(x)是偶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x=a对称,则f(x)是周期为2︱a︱的周期函数。

  (3)若y=f(x)奇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x=a对称,则f(x)是周期为4︱a︱的周期函数。

  (4)若y=f(x)关于点(a,0),(b,0)对称,则f(x)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

  5.判断对应是否为映射时,抓住两点。

  (1)A中元素必须都有象且。

  (2)B中元素不一定都有原象,并且A中不同元素在B中可以有相同的象。

  6.能熟练地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求反函数,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7.对于反函数,应掌握以下一些结论。

  (1)定义域上的单调函数必有反函数。

  (2)奇函数的反函数也是奇函数。

  (3)定义域为非单元素集的偶函数不存在反函数。

  (4)周期函数不存在反函数。

  (5)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具有相同的单调性。

  (6)y=f(x)与y=f-1(x)互为反函数,设f(x)的定义域为A,值域为B,则有f[f--1(x)]=x(x∈B),f--1[f(x)]=x(x∈A)。

  8.处理二次函数的问题勿忘数形结合。

  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必有最值,求最值问题用“两看法”:一看开口方向;二看对称轴与所给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9.依据单调性,利用一次函数在区间上的保号性可解决求一类参数的范围问题。

  10.恒成立问题的处理方法。

  (1)分离参数法。

  (2)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列不等式(组)求解。

【篇三】高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指数函数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根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那么叫做的次方根(nthroot),其中>1,且∈*.

  当是奇数时,正数的次方根是一个正数,负数的次方根是一个负数.此时,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式子叫做根式(radical),这里叫做根指数(radicalexponent),叫做被开方数(radicand).

  当是偶数时,正数的次方根有两个,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此时,正数的正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负的次方根用符号-表示.正的次方根与负的次方根可以合并成±(>0).由此可得: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记作。

  注意:当是奇数时,当是偶数时,

  2.分数指数幂

  正数的分数指数幂的意义,规定:

  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指出:规定了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后,指数的概念就从整数指数推广到了有理数指数,那么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也同样可以推广到有理数指数幂.

【篇四】高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易错点1:遗忘空集致误

  由于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因此B=∅时也满足B⊆A.解含有参数的集合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当参数在某个范围内取值时所给的集合可能是空集这种情况.

  易错点2:忽视集合元素的三性致误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集合元素的三性中互异性对解题的影响,特别是带有字母参数的集合,实际上就隐含着对字母参数的一些要求.

  易错点3:混淆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命题的“否定”与命题的“否命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命题p的否定是否定命题所作的判断,而“否命题”是对“若p,则q”形式的命题而言,既要否定条件也要否定结论.

  易错点4:充分条件、必要条件颠倒致误

  对于两个条件A,B,如果A⇒B成立,则A是B的充分条件,B是A的必要条件;

  如果B⇒A成立,则A是B的必要条件,B是A的充分条件;

  如果A⇔B,则A,B互为充分必要条件.解题时最容易出错的就是颠倒了充分性与必要性,所以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作出准确的判断.

  易错点5:“或”“且”“非”理解不准致误

  命题p∨q真⇔p真或q真,命题p∨q假⇔p假且q假(概括为一真即真);

  命题p∧q真⇔p真且q真,命题p∧q假⇔p假或q假(概括为一假即假);

  綈p真⇔p假,綈p假⇔p真(概括为一真一假).求参数取值范围的题目,也可以把“或”“且”“非”与集合的“并”“交”“补”对应起来进行理解,通过集合的运算求解.

  易错点6:函数的单调区间理解不准致误

  在研究函数问题时要时时刻刻想到“函数的图像”,学会从函数图像上去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函数的几个不同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切忌使用并集,只要指明这几个区间是该函数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即可.

  易错点7: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忽略定义域致误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首先要考虑函数的定义域,一个函数具备奇偶性的必要条件是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函数一定是非奇非偶函数.

  易错点8:函数零点定理使用不当致误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像是一条连续的曲线,并且有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但f(a)f(b)>0时,不能否定函数y=f(x)在(a,b)内有零点.函数的零点有“变号零点”和“不变号零点”,对于“不变号零点”函数的零点定理是“无能为力”的,在解决函数的零点问题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易错点9:导数的几何意义不明致误

  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值是函数图像在该点处的切线的斜率.但在许多问题中,往往是要解决过函数图像外的一点向函数图像上引切线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思想是设出切点坐标,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写出切线方程.然后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其他条件列方程(组)求解.因此解题中要分清是“在某点处的切线”,还是“过某点的切线”.

  易错点10:导数与极值关系不清致误

  f(x0)=0只是可导函数f(x)在x0处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即必须有这个条件,但只有这个条件还不够,还要考虑是否满足f′(x)在x0两侧异号.另外,已知极值点求参数时要进行检验.

查看更多关于【高一数学】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热点专题
更多推荐文章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