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高中学习首页 频道列表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要点

高二生物  2022-02-27 09:110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要点

【#高二# 导语】只有高效的学习方法,才可以很快的掌握知识的重难点。有效的读书方式根据规律掌握方法,不要一来就死记硬背,先找规律,再记忆,然后再学习,就能很快的掌握知识。©乐学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要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要点(一)


  一、群落演替的定义

  群落演替是指群落随时间的推移,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过程。

  二、群落演替的原因

  ①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

  ②群落内部环境变化

  ③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

  ④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⑤人类的活动。

  三、群落演替的类型

  群落的演替按发生的基质状况可分为两类:

  1、初生演替

  (1)概念:在一个从来没有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发生于以前没有植被覆盖过的原生*地上的群落演替叫做初生演替。)

  (2)过程:

  ①旱生演替:*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②水生演替: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湿生草本植物→灌丛、疏林植物→乔木。

  (3)特点:演替缓慢。

  2、次生演替

  (1)概念:在次生*地(原群落被破坏、有植物繁殖体)上发生的演替。

  原来有过植被覆盖,以后由于某种原因原有植被消灭了,这样的*地叫做次生*地。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2)过程: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乔木

  (3)特点:演替快速。

  特别提醒: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自然的演替速度和方向进行。

  四、群落演替的特征

  ①方向:一定的方向性。

  ②能量:总生产量增加,净生产量逐渐减低,群落有机总量增加。

  ③结构:营养结构复杂,物种多样性增高,稳定性增强。

  ④生活史:生物个体增大,生活周期变短,生态位变窄。

  ⑤物质循环:开放转为封闭,交换速度变慢。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要点(二)

  1.人的多种需求

  粮食、水、自然资源、生存空间、精神需求等。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人口的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人口众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1)对土地资源的压力: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1/3,而且还将继续减少。

  (2)对能源的压力。

  (3)对森林资源的压力。

  (4)对水资源的压力:我国的人均淡水占有量只是世界人均的1/4。

  (5)环境污染加剧。

  3.保护生态环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措施

  (1)控制人口增长。

  (2)加大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力度。

  (3)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以及推进生态农业。

查看更多关于【高二生物】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热点专题
更多推荐文章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