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学习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近六成受访大学生认为父母不该插手子女的感情问题

教育资讯  2021-12-27 18:000

  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 李华锡)很多年轻人恋爱后,会选择把恋爱消息告知父母。有的父母会插足子女的感情问题,而子女也会认为父母经验更丰富,可以给自己的爱情提出建议;也有的子女认为自己的感情自己能掌控,父母不应当插足。

  近日,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针对“父母该不该插足子女感情问题”话题,面向全国851名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91名大学生认为不该插足,占比58%;360名大学生认为该插足,占比42%。

   

  父母该插足子女的感情问题吗?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华锡 制图

  “父母可以插足子女感情问题,由于父母经验更丰富1些” 

  湖北京大学学生施佳晨认为父母应当插足子女感情,她说,父母对感情及经历相对丰富1些,可以给子女1些建议。同时,父母对子女更加了解,在平常相处中知道1些子女隐藏的缺点,可以更好地判断1个人是否是合适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能够步入婚姻殿堂。

  “固然,插足是要有原则和底线的。”她说,她相信父母不会没有原则和底线地插足自己的感情,更多的是提出建议。

  如果父母插足自己的感情问题,施佳晨会了解缘由,多与父母沟通,同时也会听取家里同辈人的意见,“比如我的姐姐,会1起分析这个人是不是合适我,由于每一个人所了解到的都不全面,1家人1起解决问题才是最优解。”

  “但是终究的决定权肯定还是在我自己手里。”她说,只有自己才是对恋人最了解的人,只有自己才清楚对方在爱情中的态度和行动,“我会尽可能说明这些,同时也会斟酌父母和家人提出的建议。”

  河北京大学学生颜燕妮也认为父母可以插足自己的感情问题。她说,上大学后她第1次谈恋爱,有1些认知不足,所以每次想要谈恋爱或爱情有新进展,都会主动告知父母,“我觉得其实就是想要父母给我意见,也会听从父母的建议。”她认为,父母插足子女感情问题可让子女恋爱少走弯路。

  “父母没办法代替子女去经历感情,不应当插足” 

  安徽大学生储敏认为父母不该插足子女的感情问题。她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感情眼前都应当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也只有自己才明白想要的是甚么。父母没办法代替子女去经历1段感情,没有经历的话自然也不会了解两人之间的感情状态。

  “不过父母是可以给子女分享1些感情方面的建议和经验,但是最后去判断去做决定的,还应当是子女而不是父母。”

  储敏几个月前结束了1段爱情,恋爱时,父母支持她自由恋爱,没有过量干预。她认为自己的性情属于比较活泼外向、大大咧咧的类型,父母对她的管束也不是很严格,“1直以来,我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决定,父母只是在旁边给些建议,所以我在感情问题上觉得应当让自己来做主。”

  同在安徽上大学的晋晶晶也持一样的观点。她说,大学生恋爱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大学生有1定的自主选择与判断能力,在个人恋爱这类事情上,父母给孩子1定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去经历会更好。

  她认为,父母不插足子女的感情问题,会给孩子营建1个和平的环境,在相处进程中不会有心理负担,“这样还利于子女的心理健康和成长”。

   

  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教师傅丽萍。受访者供图

  专家:建议父母不过量插足和干涉子女的感情问题 

  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教师傅丽萍认为,原则上,主张父母不过量插足和干涉子女的感情问题。

  她分析说,首先,有必要从发展心理学的视角先来了解1下家庭发展的历程。家庭是1个系统,从诞生、发展到灭亡,是1个不断变化的进程,显现出家庭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变化规律,显现出不同的特点。当经历不同的生命周期时,父母、兄弟姐妹和大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会随之改变。

  “子女长大成人,标志着家庭进入了家庭生命周期第5个阶段,即孩子离家、独立生活的阶段。”傅丽萍解释说,通常,此阶段的子女会完成求学,转而进入职场工作,恋爱、结婚甚或生子成为他们当前阶段的重要任务。

  对父母而言,此阶段重要的发展任务便是要与子女建立好成人对成人的关系,鼓励支持子女发展独立性和自主性,包括感情问题。

  因此,父母要做的,就是在建立边界的同时,要坚决保持对子女的关爱和尊重,向子女表明价值观,表明自己所尊重与期望的是甚么。在保护子女与保护社会规则时必须昭示标准与价值观,在面对不能接受的行动时仍要严守规则,父母应当保存权利去及时制止那些相悖的行动,有足够的智慧、爱心与毅力,乃至能够忍耐子女们短暂的冤仇。

  其次,要培养相互尊重的情感,父母与成年子女需要保持适度的距离,在父母与成人子女之间建立起新家庭子系统的边界感,逐步构成清晰而有弹性的“原(原生家庭)核(核心家庭)边界”。

  大量研究表明,如果原核边界被肆意破坏,不管是子女进入父母婚姻子系统层面,还是父母进入子女的情感联结实系统中,都会对双方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不但致使原生家庭系统不够稳定,也必将致使子女的情感生活,甚或小家庭系统不稳定。”

  但是,父母与成年子女之间建立原核边界感绝不意味着让关系变得冷漠、隔离或完全对峙,父母还是成年子女情感的重要支持系统。由于在正常情况下,父母都真诚希望自己的子女成大成为1个受人尊重,有抱负、有勇气,懂感情、懂生活,能够建立好密切关系,具有自己的幸福小家庭的人。

  因此,此阶段父母明智的做法就是站得离成年子女更远1点,真正地逐步放手,让年轻人独立自主,充满慈祥地视察他们成长的演进,抑制住自己想要掌控1切的愿望,尽可能不参与不干涉。

  再者,当孩子成大成人的这个阶段,父母也是需要重新评估彼此的关系,父母对婚姻的态度、价值观,父母的婚姻关系、婚姻质量等有着代际传递的可能,父母本身和谐发展的婚姻也是子女可以继承和效仿的榜样。

  “在寻求独立性和自主性的道路上,父母与子女一样都需要发展出良好的自我分化。”傅丽萍说,如果父母未能发展出良好的自我分化,必定会视子女的自主性发展为要挟,容易构成亲子共生的状态,从而容易致使对子女情感生活的干涉,同时也难以让子女发展出高自我分化的反应,背背希望子女成人成才独立自主的初衷。

  另外,此阶段的父母从养育孩子的责任中摆脱出来,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去拓展自己的事业和业余爱好,如参加各种活动、旅行和文娱等。

  “父母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亲子间有相互独立的发展空间,父母便不太会去侵犯子女的边界,进而伤害他们,也不会将更多的寄托放在子女身上,让子女放弃自己来取悦自己。”傅丽萍说。(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施佳晨、颜燕妮、储敏、晋晶晶为化名)

查看更多关于【教育资讯】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热点专题
更多推荐文章
亲子作业的价值在过程而非结果
  关育兵  近日,杭州市临平区教育局在回应人大代表关于减轻低年龄段家庭教育压力的建议时,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亲子作业的价值,应在于它作为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旅程的见证,而非仅仅追求单一的作业成果。这一观点不仅为我们当前教育实践中过度“

0评论2024-06-12491

打造“没有围墙的学校”
  6月3日上午9点多,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北京实验二小)德胜校区,六年级(18)班的家长代表走进校园。教室里,他们和孩子们一起上了一节美术课和一节英语课。旁听完课后,班主任张维邀请家长开了一次特别的家长会,听取家长对学校和班级的意见建

0评论2024-06-12471

乡村“微学校”的别样精彩
  本报记者 张利军 通讯员 王强东  “没错,就是这所学校,跟报道里的图片一模一样。”一路导航,河南登封市石道乡中心学校校长刘辉一行几人,从嵩山脚下出发,跨过黄河,终于来到了位于河南济源示范区梨林镇的梨林小学,见到了梨林小学校长段济宁。  

0评论2024-06-12438

“大手”牵“小手” 育人显成效
  本报记者 鲁磊  ■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你长大想从事什么工作?”“你觉得哪些职业工资高?”“数一数一万元有多少?”……近日,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学生上了一堂“特殊”的思政课,特殊的地方有两点:一是上课的“老师”变成了大学的哥哥

0评论2024-06-12818

梦想与奋斗交织 温暖与祝福相伴
  6月10日,2024年全国高考顺利落下帷幕。今年全国高考报名1342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  在这场关键“大考”中,千万学子奋力作答、勇毅逐梦,教育部、各地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竭尽全力,为考生保驾护航。  用心用情做细做实,全力保障平安高考  6月

0评论2024-06-11448

因师施培提升教师培训获得感
  李秀云  每位教师都有不同的生长之道、成长之道,都有不同的成长轨迹和发展方向。近日,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尊重教师个体差异,努力为每位教师创造适合其自身发展的成长环境的“因师施培”举措,受到媒体关注。如何提高教师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有效

0评论2024-06-11503

是否花式晒娃要细思量
  刘丽君  “这届孩子,首先学会的不是说话,不是走路,而是拍视频、刷视频。”网友的一句玩笑话,道出了我们如今面对的一个现实。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短视频已经全方位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年轻的家长喜欢用视频记录孩子的成长点滴,年幼的孩子也越

0评论2024-06-11662

撑起“心”的晴空 促进健康成长
  本报记者 庞珂 通讯员 王帅民 代修鹏  “河南省历来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夯实工作基础、提升干预成效、凝聚育人共识、营造浓厚氛围,积极构建新时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格局。”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

0评论2024-06-11868

高考英语全国卷:增强开放性 注重以文化人
  光明日报记者 陈鹏  6月8日下午,高考英语科目考试结束。今年英语全国卷命题思路是什么?又有哪些特点?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表示,2024年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命制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结合各地高中英语教学实际,聚焦立德树人,加

0评论2024-06-10351

突出核心素养 考查关键能力——专家解析2024年高考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全国卷
  光明日报记者 唐芊尔  6月8日,部分省区考生进行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科目考试。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表示,思想政治全国卷试题彰显学科育人功能,强化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考查;历史全国卷试题将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要求融入试题

0评论2024-06-10709

深化综合考查 引导探索性品质养成——命题专家详解高考物理、化学、生物全国卷
  光明日报记者 周世祥  6月8日,2024年全国高考进入第二天。部分省区考生完成了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的考试。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告诉记者,三科试题强化素养立意,强化学科观念考查,引导学生夯实知识基础;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加强实验考

0评论2024-06-10705

考查创新思维 激发探索兴趣——详解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题设计思路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共6道。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全国甲卷、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Ⅱ卷3套高考语文试卷,另有北京、天津、上海自主命制3份。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题专家表示,高考语文作文试题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着力考查学生探索

0评论2024-06-10922

2024年高考数学全国卷:题量减了,思维考查加强了
  本报北京6月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杨洁)今天,2024年高考数学科目已经结束。命题专家指出,2024年数学新课标卷调减了题量,同时增加了解答题的总分值,优化了多选题的赋分方式,强化了考查思维过程和思维能力的功能。  命题专家提到,新课标卷创设

0评论2024-06-10581

高考语文试题变化释放哪些教改信号
  2024年高考拉开了帷幕,语文试题再次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2024年高考作文有哪些新特点?语文试卷命题变化释放出哪些教育改革新信号?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语文教育专家及一线教师,对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的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Ⅱ卷、全国甲卷3套高

0评论2024-06-10304

“行走的思政课”走新更走心
  “这次研学,让我不仅了解到家乡的农耕文化,感受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工匠独特精湛的匠心,更重要的是懂得了用心去感受美好。”在日前举行的研学活动中,甘肃省民乐县金山小学四年级学生张馨雨高兴地说。  这次研学活动是该校四年级全体师生在该县六坝田

0评论2024-06-10906

坚持立德树人考教衔接面向未来
  2024年高考拉开帷幕。记者从教育部教育考试院了解到,2024年高考命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党的创新理论有机融入试题,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考试的育人导向。高考命题扎

0评论2024-06-10879

让留守儿童“扬起笑脸 拥抱阳光”
  画完自己的笑脸,再画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个下午,鲁鲁(化名)画了7张笑脸。和鲁鲁一样,“六一”国际儿童节那天,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大田坝镇文沧村的孩子们画了一张又一张笑脸,开心极了。  这是团云南省委驻文沧村工作队结合首个全国

0评论2024-06-09324

高考语文试题变化释放哪些教改信号
  2024年高考拉开了帷幕,语文试题再次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2024年高考作文有哪些新特点?语文试卷命题变化释放出哪些教育改革新信号?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语文教育专家及一线教师,对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的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Ⅱ卷、全国甲卷3套高

0评论2024-06-09472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