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学习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复旦团队造“实验神器”,把显微镜变成高清相机

教育资讯  2024-04-18 12:03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李怡洁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日前,科学期刊《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以《基于广义荧光显微镜的图像恢复的预训练基础模型》(Pre-training a Foundation Model for Generalizable Fluorescence Microscopy-Based Image Restoration)为题刊发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颜波团队成果,他们发明的跨任务、多维度图像增强基础AI模型(UniFMIR),实现了对现有荧光显微成像极限的突破。

图为论文发表截屏。受访团队供图。

  “不用最昂贵的镜头,也能拍出高清照片”,近年来,面对人们快速增加的影像清晰度需求,众多手机、数码相机厂商不断探索如何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使用AI模型进一步提升像素级。这一次,同样的技术理念,却被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颜波带领的团队迁移到了生命科学实验室里的常用研究工具“荧光显微镜”上。

  何为荧光显微镜?这类显微镜利用部分物质受紫外线照射后可发荧光的特性,以及通过染色让本不具有该特性的物质发出荧光,可以观察细胞内物质的吸收、运输、化学物质的分布及定位等。在分辨率方面,它远超普通光学显微镜0.2微米极限,到达观测分子的纳米尺度,是生命科学领域不可或缺的研究工具。自2006年横空出世,荧光显微镜已帮助全球科学家研制出了对帕金森氏症、阿尔茨海默氏症和亨廷顿氏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尽管荧光显微镜的观测分辨率已达到纳米尺度,但科学家们并不满足于此。由于显微镜光学硬件和生物样本光敏感性(在荧光照射下,生物活性降低)带来的挑战,过去几年中,生命科学和计算机领域的科学家们开始携手探索用AI的路径来增强图像质量的办法。然而,成像模式多样、降质类型复杂、增强过程迥异等一系列问题,使得这一任务极具挑战性,于是,大多数科学家选择“每次解决一个问题”,聚焦于研制针对单一需求的“专有”AI模型。

受访团队供图。

  来自复旦大学的这支AI for Science团队则选择直击挑战,以“一站式集成”为目标,直接构建了首个“统一”的荧光显微镜图像增强AI基础模型(UniFMIR),大幅提升在“图像超分辨率重构、各向同性重构、3D去噪、图像投影和过程重建”五大任务方向上的性能。

  加载了UniFMIR的荧光显微镜可能成为生命科学实验室中的“神器”。科学家们能更清晰地观察到活细胞内部的微小结构和复杂过程,加速全球生命科学、医学研究、疾病诊断相关领域的科学发现和医疗创新;同时,在半导体制造、新材料研发等领域,该成果可以用来提升观察和分析材料微观结构的质量,从而优化制造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

受访团队供图。

  “   我们的模型为荧光显微镜图像增强提供了一个通用的解决方案,通过简单的参数微调便可应用于不同任务、成像模式和生物结构。未来,生命科学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可通过进一步扩展训练数据的数据量和丰富度来不断强化UniFMIR的图像重构能力。”颜波对UniFMIR被用于更多类型实验的可能性充满信心。

  该项研究由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数字媒体实验室完成。实验室博士后马晨曦博士和青年研究员谭伟敏博士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颜波为通讯作者,其他作者还包括实验室博士生何瑞安。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上海市科委项目资助。

查看更多关于【教育资讯】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热点专题
更多推荐文章
人口转型呼唤职业教育红利生成
  人口负增长是人类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人口发展过程,世界多个发达经济体均经历了这一人口转型过程,之后跨入新的人口与经济发展阶段。近两年我国生育率降低,尽管这一波动与当前我国人口总量相比微乎其微,但也标志着我国出现了人口总量达峰、

0评论2024-05-21922

持续推进“双名计划”为基础教育强基固本
  金志峰  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实施新一期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4—2027)(以下简称“双名计划”),在2022年“双名计划”基础上,新增一批高水平综合大学作为培养基地,不断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进名师名校长培养。“双名计划

0评论2024-05-21389

唤醒“课间十分钟”并没有想象的难
  魏学红  近日,浙江杭州钱塘一小学课间操融入了精彩的功夫元素。小学生跟着节奏明快的音乐,展现出灵活的身手和矫健的步伐,整个教室仿佛成了功夫舞台。课间被唤醒,课间操因功夫元素的融入充满了活力和激情,引发了社会关注,备受好评。  在现实生活

0评论2024-05-21470

让劳动素养和价值“看得见”
  本报记者 蒋亦丰  ■新视线·劳动正当时  经过两周的精心设计与制作,浙江舟山普陀二中学生孙凡清完成了手工劳动作品《海底“把脉”》。除了这项“看得见”的成果,一本《劳动成长手册》记录了“隐藏”其中的劳动素养:孙凡清撰写劳动日记,有过程、

0评论2024-05-21419

把教育做出“幸福味道”
  带着一个让孩子们幸福的朴素愿望,扎根基层教育24年,“把教育做出幸福味道”是他身上最闪亮的标签。  近日,河北省武安市第十中学党总支书记连军强荣登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消息传开,他的感人事迹在当地引起不小的轰动。  太行山下给学生

0评论2024-05-20656

学生在出力流汗中淬炼本领涵养情怀
  在天津大学近期开展的劳动周活动中,药学院学生李哲主动报名参加了中药材种植体验活动,跟同学们一起拿起锄头和铁锹,亲手种下一株株丹参、薄荷,体验到了播种的快乐。他说:“通过劳动,我不仅强化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学会了使用传统农具耕种,更体会到

0评论2024-05-20872

北京发布课后服务工作指南
  本报讯(记者 施剑松)日前,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质量提升工作会在通州区召开。会上发布《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指南(试行)》,从系统规划、内容设置、管理实施、资源使用、安全保障和质量监控等六个方面,为全市课后服务高质量开展提

0评论2024-05-20579

十年探索,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北大方案”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 樊未晨 通讯员 黄昭华  2014年5月4日,五四青年节当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  十年之后的2024年5月3日,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十周年座谈会上

0评论2024-05-19527

北京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推进 举行集体备课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近日,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文化专题教研组集体备课会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此次备课会通过“一体化备课+沉浸式教学”,指导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教师更好地遵循教育规律,贴近学生思想、学

0评论2024-05-19414

2024年全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3.7万名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1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记者今天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24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全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3.7万名。  《通知》明确

0评论2024-05-19775

我国慕课学习人次达12.77亿,上线课程超7.68万门
  核心阅读  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截至目前,上线慕课数量超过7.68万门,学习人次达12.77亿,建设和应用规模居世界第一,教育的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先生,约上朋友,一起学习摄影、医学等慕课;一门从线下

0评论2024-05-19920

2023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名单出炉
  本报讯(记者张欣)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其中,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等9个省(直辖市)的56个县(市、区)被评定为2023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  据悉,此前,教育部印发通知,经组织开展质量监测、社

0评论2024-05-19812

“双名计划”再培养三百优秀教师校长
  本报北京5月15日讯(记者 林焕新)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实施新一期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4—2027),在2022年“双名计划”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名师名校长培养,造就更多具有鲜明教育理念和成熟教学模式、能够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教育

0评论2024-05-19857

全社会共同参与 护航学生心理健康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决定在2024年5月以“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共促学生心理健康”为主题开展首个宣传教育月活动。活动旨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积极关心关注、支持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

0评论2024-05-19328

用活用好科普资源 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
  据报道,近期全国各类科普基地组织开展别开生面的科普活动,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中南大学地球科学实验中心,孩子们在显微镜下,第一次观察到岩石薄片竟然是半透明的;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中国测绘科技馆城市智慧管网体验区,孩子们透过玻璃,清楚地看到纵

0评论2024-05-19340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