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学习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如何在春招中“突围”?专家:给职业规划进行一场重塑

教育资讯  2020-04-27 09:340

  在春招中“突围”

  对很多正在找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来讲,今年的“春招季”很不1般。传统的春招季中的“金3银4”行将过去,很多高校毕业生依然处在春招的迷茫和对未来的不肯定中。

  据教育部统计,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长40万人,到达874万人。受疫情影响,各大招聘单位的线下春招全部取消,线上春招还处于探索阶段;1些行业缩减招聘岗位,1些新兴行业却在扩大招聘范围;1些大学生仍在迷茫地观望和等待,1些大学生已转而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

  如何在这次不寻常的春招中“突围”,成了这届高校毕业生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疫情之下,应届生求职岗位和薪资均受冲击

  蒋雨是东部1所985高校的大4学生。这段时间,她1直忙于投递简历。

  “今年的就业情势实在是太不明朗了。在参加线上笔试面试进程中,我和1些来自各地名校的同学聊天,他们都在积极地找工作,说明还没有收到适合的offer。在我们班里,有的同学乃至到现在1个offer都没有收到。”蒋雨说。

  最近,蒋雨加入了1些招聘群,她发现1些刚成立的小公司招人,乃至都要建好几个500人的招聘群。粗略统计下来,群里1半以上是985高校的,这让她压力倍增。“我正在斟酌,如果春招结束还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就随意找1个工作,边工作边考研”。

  “过完年投的简历1个都没有被‘捞’起来面试,秋招投的大概还有30%的概率能被捞。本来想春招再看看有无更好的机会,现在看来我有1个offer就已很荣幸了。”说起自己的求职经历,在福建某高校读大4的张瑛表示,作为1个“纯文科生”,在秋招时就要求自己1定要拿到1个offer,现在看来这个决定太明智了。

  在疫情的影响下,虽然很多招聘单位“转战”线上,但是应届生在求职进程中的薪资待遇、岗位的选择上都遭到了较大冲击。

  近日,BOSS直聘发布的《2020应届生春招求职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在春招季(2月3日以来)活跃求职的应届生较去年增加了56%,但企业对应届生的招聘需求范围同比降落22%。

  其中,岗位收缩程度最大的是金融行业,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相干领域,应届生招聘需求较2019年同期降落超过50%。受国外疫情爆发影响,贸易/进出口行业遭到2次冲击,纺织、鞋履、小商品等领域外贸定单数急剧降落,应届生岗位数量也大幅收缩。但是春节以后,机械/制造业在稳步恢复生产的同时,对应届生的招聘需求逆势增长,涨幅高达19.4%。

  从城市散布来看,《报告》指出,疫情致使人员活动大幅降落,给大城市应届生的返校和求职带来明显影响。中小微企业需求不足,北上广深的应届生招聘需求近3年来首次跌破3成。新1线城市应届生岗位比例小幅降落1.6个百分点,整体水平依然较为稳定,杭州、成都、南京、长沙和西安5个城市的新增应届生岗位最多;2、3线城市的应届生招聘需求比例则提高了3.3个百分点。

  人工智能、5G等新兴行业“逆势”扩大就业范围

  在春招遭受疫情冲击的背景下,1些新兴行业却给大学生们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3月31日至5月1日,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商务行业展开“24365校园招聘”专场活动,引发了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广泛关注。活动紧扣国家新兴产业计划和“新基建”需求,触及新1代信息技术、高端设备、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国家重点发展产业领域,目前已有超过400家参会企业线上招聘。

  《报告》显示,2020年春招季,战略新兴行业中面向应届生的岗位范围较去年同期普遍有1⑸个百分点的提高,应届生岗位占比也高于全行业均值。面向应届生的互联网技术岗位类型愈发集中,需求范围排名前10的岗位总占比到达57.7%,集中于前后端基础开发和运维领域,相比去年同期进1步提高8.5个百分点。

  对此,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点服务中心副主任吕媛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互联网、新型制造业、医疗健康和专业服务类领域的应届生需求受疫情影响较小。“毕业生在求职中,对行业选择上应当更加看重行业的发展潜力”。

  1方面是新兴行业的强势亮相,另外一方面,很多大学生的求职选择日益守旧。疫情给求职大学生的心理和职业生涯计划等多方面带来影响,考公、考事业单位成为很多大学生调剂求职意向的主要方向。

  在不久前的1次线上讲座上,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点中心主任张超让参与的学生进行了1次实时投票,结果显示,有80%左右的学生表示疫情或多或少地改变了自己的职业认知和生涯计划。“疫情让每个学生都经历了重新计划生涯、重新认知职业、重新认知自我的进程”。

  对很多大学生转而考公、考事业单位,张超表示:“产生了大的危机,人们1定是偏向于去更稳定的环境工作,这是1种避险的本能。”

  张超告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很多大学生发现,在这个背景下,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没有减招,乃至扩招了。但是对企业来讲,疫情在客观上投射在它们身上的冲击和影响比较大,企业对招聘进度的调剂相对政府部门也是比较迅速的,因此招聘范围的变化也较为明显。”

  专家支招:给职业计划进行1场“重塑”

  “未就业的毕业生再不调剂就业期望,真怕来不及了……”

  刘俊在北京1所高校就业办工作,他的朋友圈里分享最多的就是学校里组织的各种线上招聘活动链接及招聘单位的相干信息。最近,他总要在分享链接的同时“喊话”朋友圈里的学生,告知他们“不要再观望了”“抓紧时间”。

  “最近给毕业生推荐单位,有时候真的感觉有些‘1言难尽’。本科生求职意愿滞后,毕业生的期望薪酬居高不下。真替他们着急。”刘俊说。

  北京科技大学就业指点中心副主任张静也视察到了这1现象。“目前有部份学生求职存在1些期望太高的情况,本科生求职只想进入大企业、大平台,会拒掉1些中小微企业的offer,但其实学生并没有拿到理想企业的offer,同时对薪酬要求也会比较高,本科生希望毕业月薪能够到达1万元。其实本科生工作3年后薪酬都会有显著变化,希望大家眼光要放长远些。”

  积极主动调剂求职计划和求职期望,是很多高校教师给出的建议。

  吕媛视察到,在北京大学,很多毕业生由于疫情主动调剂就业期望,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求职,求职视野更加开放。1些2021届毕业生关注到疫情对宏观经济和就业的长时间影响,开始通过参加求职力提升培训、线上企业实习、加快毕业生论文研究计划等方式,提早准备应对今年秋季的秋招。

  “毕业生应当梳理自己的职业价值观,从理性务实的角度想清楚自己最为看重和关注的职业因素是甚么,捉住主要矛盾提高求职效力。”吕媛说。

  而在张超看来,大学生需要明白,没有完善的职业决策,生活中常常需要在多项职业选择中让步。要以积极心态看待不完善的决策。

  “生活不是牛顿运动定律,给定初始值、加速度就会沿着预计好的轨道前进,那样恐怕也太无趣了。第1份工作是大学生的职业‘锚定’,具有重要意义,但也要理性面对。职业决策中的不完善,也在1定程度上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梳理着方向。要以工作价值作为职业选择的最重要尺度。”张超说。

  张超指出,要以马上行动减缓就业焦虑。“有的毕业生觉得自己还没有做好工作的准备,以考研、出国进修的名义对职业选择进行延迟性决定。职业探索需要的是边思考边行动,在行动的进程中增进思考,而不是非要等思考成熟了再行动,推延到明年再行动,则是躲避矛盾。”

  (应采访对象要求,蒋雨、张瑛、刘俊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查看更多关于【教育资讯】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热点专题
更多推荐文章
十年探索,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北大方案”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 樊未晨 通讯员 黄昭华  2014年5月4日,五四青年节当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  十年之后的2024年5月3日,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十周年座谈会上

0评论2024-05-19527

北京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推进 举行集体备课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近日,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文化专题教研组集体备课会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此次备课会通过“一体化备课+沉浸式教学”,指导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教师更好地遵循教育规律,贴近学生思想、学

0评论2024-05-19414

2024年全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3.7万名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1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记者今天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24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全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3.7万名。  《通知》明确

0评论2024-05-19775

我国慕课学习人次达12.77亿,上线课程超7.68万门
  核心阅读  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截至目前,上线慕课数量超过7.68万门,学习人次达12.77亿,建设和应用规模居世界第一,教育的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先生,约上朋友,一起学习摄影、医学等慕课;一门从线下

0评论2024-05-19920

2023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名单出炉
  本报讯(记者张欣)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其中,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等9个省(直辖市)的56个县(市、区)被评定为2023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  据悉,此前,教育部印发通知,经组织开展质量监测、社

0评论2024-05-19812

“双名计划”再培养三百优秀教师校长
  本报北京5月15日讯(记者 林焕新)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实施新一期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4—2027),在2022年“双名计划”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名师名校长培养,造就更多具有鲜明教育理念和成熟教学模式、能够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教育

0评论2024-05-19857

全社会共同参与 护航学生心理健康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决定在2024年5月以“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共促学生心理健康”为主题开展首个宣传教育月活动。活动旨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积极关心关注、支持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

0评论2024-05-19328

用活用好科普资源 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
  据报道,近期全国各类科普基地组织开展别开生面的科普活动,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中南大学地球科学实验中心,孩子们在显微镜下,第一次观察到岩石薄片竟然是半透明的;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中国测绘科技馆城市智慧管网体验区,孩子们透过玻璃,清楚地看到纵

0评论2024-05-19340

首都师范大学推动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研制 助力高校思政工作发展
  近日,首都师范大学举办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战略课题“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研制”研讨会。此次会议汇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和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和机构的多位心理学、精神卫生学领域专家和相关领域研究

0评论2024-05-19829

2023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1.1%
  本报北京5月16日讯(记者 张欣)“目前,学前教育实现基本普及。”今天,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学前教育改革的进展成效。  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介绍,目前,学前教育实现基本普及。截至2023年,全国幼儿园数量达到27.4万所,比2013年增加7.6

0评论2024-05-19904

家长如何避免过度陪伴
  作为一名四年级孩子的家长,我每天都全程陪孩子一起写作业、一起出去玩,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孩子身上,但孩子却变得不自信,做事情畏手畏脚。有人说这是过度陪伴惹的“祸”,我该如何做一个陪伴有度的家长呢?  专家观点  北京市中小学家庭教育

0评论2024-05-19617

江西“红色走读”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
  从山东日照来到江西南昌师范学院,师范生朱瑞达不曾想到,因为在校期间深入挖掘了不少江西本土的红色故事,自己从倾听者变为讲述者、从旁观者变为演绎者,并最终留校成为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开展红色文化的挖掘、创作和宣讲。  在江西,有这样一堂大思政

0评论2024-05-19322

教育部: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5月1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进展成效和典型经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教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为宗旨,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

0评论2024-05-19692

“儿童成长陪伴师”切中了家庭教育的软肋
  近日,“儿童成长陪伴师”这个新兴职业在社交媒体上火了,据说“月薪4万元,上不封顶,一天仅需工作4小时左右,不用坐班打卡,也没有KPI,包吃包住,豪车相伴,偶尔还可以出国旅游,出入高档场所”,工作内容主打“陪伴”——陪孩子学习、运动、玩耍,在

0评论2024-05-19862

校家社“一盘棋”破“小眼镜”顽疾
  本报记者 魏海政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关于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新闻发布会,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邢顺峰介绍,自2018年9月山东率先颁布实施《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以来,山东学生近视率降低4.51个

0评论2024-05-19515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