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运营教程首页 频道列表

京东产品运营手记|运营当如一只蜗牛

产品设计  2015-10-23 12:170

京东产品运营手记|运营当如一只蜗牛

        今天要说的故事我反复思量了好久,一直在纠结写还是不写?值不值得写?因为它太过于平淡,太过于平凡,太过于微不足道。

        但还是决定写下来罢!但在写之前,我想提前给各位读者先打个预防针:今天的内容不一定会给你带来一些启发性的思考,因为它不会告诉你如何策划一个活动,如何拓展大量的人脉,如何统筹不同的资源。如果你想在这篇文章里收获“豁然开朗”的启示,那我还是劝你关掉它,去做些别的。

        不过我倒是默默告诉自己,今日之所讲,却是我内心最深处的骄傲

        曾经有很多运营同行向我抱怨:刘玮冬,我们的产品很烂,但开发排期又很满,根本来不及修复各种BUG,完善功能,运营工作该如何展开?

        每当听到这些抱怨,我也是一声叹然。

        因为都说运营需要技术和产品的强力支撑才会迸发出所有的力量,但现实情况往往则是产品确实很烂,开发资源紧张,这就使得运营人员往往陷入了一个“大坑”中,空有十八般武艺却使不出来,对于此,我确实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安慰他们:

        要像一只蜗牛。

        要像一只蜗牛?

        对,要像一只蜗牛。

        在解释这句话之前先允许我讲述一个故事。

        加入京东之后的我很快进入了一个APP的运营项目组,这是一个垂直社区类APP,上面有多个产品模块,包括内容区,电商区,首页推荐区,活动区等等,按照不同分工,我接手了其中一个模块的运营工作,但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H5活动的策划和统筹上。

        我接手的这个模块的名字叫“专家问答”。

        专家问答,顾名思义,用户们提出一些问题,医学专家每周会在统一的时间段进行回答。不过因为产品刚上线,这个“专家问答”的功能非常简陋,具体怎么简陋这并不重要,总之鉴于运营它只是我其中的一项工作,同时由于开发团队的资源比较紧张,在接手“专家问答”并熟悉一周之后,我给自己定了运营它的三个原则:

        

            

  • 虽然它是我的工作,但优先级并不是最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此模块的运营应保持顺利且正常。
  •         

  • 在顺利且正常的情况下尽可能进行此模块的优化。
  •         

  • 此模块的优化应该不占用任何研发资源。
  •         

        最后一条不是我主动加上去的,而是形势所迫。由于“专家问答”仅仅是我们APP的一个辅助功能,所以开发团队将迭代的重点优先放在了社区的内容展现,用户功能等方面上,同时我们还有大量准备拉新的H5项目急需上线,所以为了大局着想,我的这个“专家问答”注定不能影响产品整体的迭代进程。

        当产品和技术明确表示不能支持运营时,你知道当时的我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么?

        仿若一位淘金者进入了广袤的原始森林或者无边无际的荒漠中进行着孤独的探索。

        不过好在习惯了之后也就无所谓了,慢慢的,我对它从陌生再到熟悉最终到驾轻就熟。

        很快,运营一个月之后,第一个问题就出来了。

        由于我们每周都有不同的专家做客我们的“专家问答“,所以在每月月初对专家们进行排期之后,我需要挨个向他们收集每个人的京东帐号,并录入系统。只有这样,专家们才能得到回答问题的权限。

        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却是,往往我按照流程录入了京东帐号,但活动开始后,专家会时不时的得不到回答权限,只能望着电脑屏幕看着大量问题默默的发呆。每当碰到这种问题,我都是火速找技术解决。好在这个问题出现的频率也不算太高,只是每次出现,会让人略微地头疼。

        后来我了解到,我们的京东商城其实用的是双账号体系,用户们注册了帐号之后,还会生成一个对应的帐号,我们称之为“pin”,但之前早期注册的一些帐号并没有生成“pin”,所以就造成了一些专家的帐号即使录入了系统,也无法得到相应权限。

        问题总是要解决的,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所有参加活动的专家帐号全部由我统一在后台注册,并分配给专家们,这样他们既不用向我递交各种五花八门的帐号,又能很顺利的参加活动。

        这个问题解决后,我在工作笔记上写下了一个总结:

        当运营需要进行对接,合作类的项目时,一定要尽可能保证关键节点和环节的所有材料都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插句题外话,本着这个思路,后来在与外部APP的合作项目中,我都是坚持“苦一点,累一点,物料我们自己做,文案我们自己写”的原则,尽量不把这些关键节点交给别人去做,减小风险,同时也是让我们的合作伙伴很省事,很舒心,大家双赢。

        “专家问答”又接着运营了一段时间,第二个问题很快就出现了。

        每个月我都会拉一下数据进行一下数据分析。突然有一个月,我发现这个模块的用户参与量正在呈直线下降的趋势。后来分析原因,发现是很多最近新来的用户根本不知道这个模块的存在。虽然它在首页的banner位上有推荐,但其实首页banner如果是非活动型的曝光,那效果注定不会太好。为此,我向同事们请求在首页的文章位给我一个位置,让我发布每次活动完之后沉淀出精华答案,通过文字内容来让用户们感知“专家问答”的魅力和功能,当我以为这个请求会很容易的得到同意时却没想到。

        我的同事们死活不赞同我的要求。

        同事们认为首页内容位作用只有两个,一个是放精彩的活动,另一个是放用户的原创内容。而我的专家问答都有首页banner了还想要内容推荐位,这岂不是资源的浪费?

        我:…….

        又和同事们争了几轮,未果。

        我:那我再确认一下,首页内容位只能放用户的原创和活动帖子是吧?

        同事:对!

        我:那我要组织个活动,就叫“向专家提问送京豆”活动,这下首页内容位可以放我的宣传了吧?

        同事:……..

        之后,我连续搞了一个月的“向专家提问送京豆的”活动,用户的参与量和提问量大大增加。并且我发现很多用户提问完了之后并没有向我们要京豆,而是确确实实感受到了这个模块的便利,以前只是因为他们不清楚而已。

        后来我又在工作笔记里写下:

        当一个产品的模块参与量较低的时候,不妨用奖励进行刺激,促成用户在产品间的流动,充分感受各个功能的意义。

        当然,我还是想重申一点,专家问答不是我的工作重点,在运营它的期间,我也是参与组内的许多重大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锤炼,我对运营工作也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且逐渐开始有意培养自己的“运营外延”思维。

        什么是“运营外延”?

        即在产品内所做的任何运营活动和工作均要尽可能的让活动的效果溢出产品,无论溢出的是曝光,还是转化。

        我开始思考“专家问答”是不是也可以让活动效果外溢出去呢?恰巧机会来了。

        逐渐有专家的对接人开始向我抱怨虽然大家合作的不错,但我们APP给予给他们医院的宣传曝光并不够,以至于让他们有种做雷锋的感觉。对此我也深有同感,虽然最牛的合作思维莫过于以小博大,但我更喜欢通过平等诚意的对等合作一起让双方互利共赢。很多时候,当你往往做出有诚意的举动之后,合作方才有可能为你敞开更深入合作的大门,你也才有机会获得更大的利益。总是在合作中想着占对方便宜的人注定慢慢会被别人所唾弃。

        针对合作方的抱怨,我增加了首页banner的展示,以及图文的宣传,无论最终的PV如何,合作方也是看到了我的诚意。而在解决这个事情的过程中,“运营外延”的思维突然下意识的提醒了我,既然我可以为对方提供曝光,那可不可以也让合作方为我们的APP进行曝光呢?

        为此,我迅速写了一份合作框架协议发给所有合作专家的医院,请求他们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也要为我们每周的活动进行宣传,并要配上APP的下载二维码。作为对等交换,我们的APP会给予合作方更优质的资源位,也就相当于大家进行一个资源互换。框架发出后,我焦急的等待所有合作方的回复。

        没问题,合作方们全部表示同意,甚至部分医院要求进行更深入的合作,包括微信课堂,线下讲座等形式都可以一起搞搞。

        在做完这个之后,我对“专家问答”这个模块的认知已经不局限于它仅仅是服务我们用户的一个功能模块,而是一座合作的“桥梁”,这座“桥梁”帮我与众多的线下医院建立起了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而这种合作关系随着双方的信任和不断深入,已经逐渐成为我们APP推广的线下渠道之一。尽管它的转化并不是很高。

        另一个意外收获则是通过合作,我藉此认识了众多牛人,包括前优酷最早的几名员工之一,以及众多行业顶级的医疗专家,教育专家。这些前辈在合作过程中为我引荐的资源和教会我对于这个行业的理解同样也是无法估量的。

        当然,对于这个模块的优化除了以上讲的三点,我还做了一些文案上的优化,主题上的优化,流程上的优化。不过因为它们过于琐碎,今天我不在此细讲。

        这些优化过程中我没有动用任何的研发资源,我也没有让它占用我大部分的工作时间

        以上的优化过程也是长达六个月,而我到现在依然未停止对这个模块的改进。

        我没有写出过任何文采飞扬的文案。

        我没有做出过很牛的项目。

        我更没有协调过事业群以上的资源。

        我上面所做的工作是个普通人都可以做好。

        甚至我相信有一些高手会比我做的更好。

        但这就是运营。这就是运营工作中最平常的一处细节,但我却认为这是运营的魅力与精髓之所在。

        在平常而又普通的工作中不满足与现状,一点点的向前推动与改进,从未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完美,永远会发现不足,永远会因为自己能力的不断提高去拓展工作的边界,直到将它做到更好。

        有着以上特质的运营人我也是认识很多,他们有的人是“搬砖”者,有的人是做小编,有的人是当客服,有的人是一位好群主。我在此向他们致敬。

        因为他们和我一样,

        如蜗牛一版,缓慢而又笨拙向前爬行。

        但永远不会停。

        作者:刘玮冬,现为京东上海分公司无线运营经理,负责京东旗下某APP的运营及推广工作。平时专注于互联网运营领域的研究和总结,在APP推广,社区运营,内容运营,用户运营,社会化营销方面有其深刻的思考和独到见解。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查看更多关于【产品设计】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热点专题
更多推荐文章
为什么在京东搜索的商品,会展示在抖音广告上
经常会听到身边的朋友说:WC,今日头条在监听我说话,还录了音。我刚才说想要个戴森吹风机,头条APP里的广告就展示了戴森的广告,我要去投诉,侵犯了我的隐私。不知道你是不是也会遇到这个情况,当你在京东的搜索框里搜索了蒸锅后,你的其他软件可能就被蒸锅

0评论2021-02-11397

大厂营销模型汇总(含阿里、京东、美团、电通等)
过去的2、3年是自己做产品经理比较有意思的一段时间,也是很重要的一段时间,因为这段时间除了做功能外会更多的去接触业务本身,从业务的初始和角度来做产品,我们对应的思考模型会不一样。前段时间把霍普金斯的《科学的广告》又看了一遍,霍普金斯是谁?即使

0评论2021-01-17671

双11将至,阿里、京东是如何决定大促活动力度的?
大促的活动力度,是影响大促效果的重要因素。但决策有一定难度,力度小了,引爆能力不足,消费者购买缺乏动力,可能会在大促PK中输给竞争对手,失去获客与销售的良机;但力度大了,企业内部投资压力大,外部供应商压力也大。下面我们一起站在平台角度,来看看

0评论2020-10-20583

京东/网易/爱奇艺的运营套路,不得不服!
作为拥有上亿用户的互联网平台,京东、爱奇艺、网易和小红书里有着成熟的运营模式,有很多运营技巧值得大家学习。我们深入浅出的剖析了这些运营技巧,适合公众号运营、文案策划、活动推广和营销人员学习。1付费—获利付费,享受权益首先我们要知道,让用户付

0评论2020-04-12422

薅京东、淘宝羊毛,能月入数千万?这里形成了流量洼地,聚集两千万用户
最近两年,薅京东、淘宝羊毛,竟然成长为1门好生意。1群人专门在各个社群和论坛分享电商平台打折商品的信息,并收取高额佣金,“月收入数万元”。乃至行业还出现了很多APP,专门推荐羊毛产品。“现在做得好的APP玩家,月收入可以到达数千万元。”1位从业者称

0评论2019-10-10650

干货|京东店铺搜索加权的标签你知道多少?
老商家都知道京东搜索标签现在是愈来愈多元化了,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呢?第1个是搜索加权因子明了,第2个是服务前台话清晰。这两个因素被系统围绕也作出了相应的指标投入资源标签位等1系列的展露,同时也提升了转化了服务质量的指标,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这些

0评论2019-07-22632

直播电商中,京东,淘宝,蘑菇街谁是“带货王”?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句流传了几10年的大白话,放到互联网时期衍生出了很多个具有时期烙印的版本:站在风口,猪也能起飞;站在天使的翅膀上,不会飞也能御风而行……不管那个版本,“风口”都是关键词,对风口的认知和掌控,仿佛能决定1个人、1个团队乃至1家

0评论2019-07-05642

美团京东小米等大公司的定价问题
大家好,这是小马宋领读《市场营销》的第13篇笔记,今天我们读的是本书第10章:定价-理解和取得消费者价值。定价是营销中特别重要但是特别难的1件事,由于它很复杂,需要斟酌的因素特别多。虽然本章列出了许多定价的方法,其实我相信应用单1的定价方法是很难

0评论2019-07-03764

从京东618签到瓜分京豆的爆红,浅析签到的玩法及设计思想
最近618京东跟淘宝拼的很猛,各种折扣玩法也放的很多。淘宝照旧是购物补助为主,但这次出了叠猫猫的新玩法;京东则是连签23天瓜分6.18亿京豆。这两个玩法各自有各自的优劣势,作为运营,肯定要深入研究这两个玩法,因此本文将首先探讨京东的签到玩法。1、浅析

0评论2019-06-28823

我在京东购买的商品,是怎么出现在抖音里面的?
在京东搜索的商品,广告是怎样展现到抖音来的?难道是个人数据被泄漏?其实,这只是程序化广告的简单操作而已,本文笔者将对这类广告模式的操作流程进行拆解分析。前两天,笔者感觉刷牙太费力,老刷不干净,所以打开京东,搜索了电动牙刷,然后1气呵成完成了1

0评论2019-06-13941

京东无货源开店如何操作才能从中赚取利润?
在互联网的时期里,电商行业1直占据侧重要地位,也愈来愈多的人发现了这其中的商机并投入了进去,网赚成了现在人们热门的创业项目,而无货源的运营模式也逐步成了1种网赚特点,从而吸引到了很多创业者。甚么是京东无货源?京东无货源的模式和淘宝店群玩法其实

0评论2019-04-26534

京东、趣头条、茑屋们视角下的“积分激励体系”
嘉奖消费还是嘉奖行动?清零还是不清零?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不同积分鼓励体系大碰撞!积分体系1直都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作为鼓励用户的手段,它也在不断变迁和发展。为此,《零售威视察》对国内外的积分体系进行了初步分类,总结出常见的5种积分体系,供参

0评论2019-02-26541

我是如何在京东双十二红包活动中实现大满贯的
双102行将来临,最近被京东红包活动刷屏了,作者介绍了自己是如何应用产品思惟加运营手法领取红包的。前两天,京东双102红包活动刷屏,作为1个“狗厂”产品人,还是想谈谈对这次活动我的1些零碎感受,和我是如何实现冲顶大满贯所使用的1些策略。首先,晒1下战

0评论2018-12-14465

从AARRR模型看京东双12赏金大作战
本篇文章从AARRR模型的角度对今年京东双12的活动进行了1个全面分析。今天早上起床打开微信,好多个群上都在刷屏着一样的消息:【京东12.12】赏金之路已开启,朋友请助我1臂之力加上昨天有好几个同学也来找我帮点京东的红包,让我对京东今年双12的活动有了些兴

0评论2018-12-14704

双12大促如何抓住商机?京东小程序的经验值得借鉴!
随着小程序的爆发式增长,小程序成了“双11”和行将到来的“双12”电商大战新战场。据QuestMobile报告显示,在双11周,「京东购物」小程序活跃用户数1度逼近「拼多多」小程序;与此同时,「京东拼购」、「京东优惠」等京东系小程序也冲入头部位置。后发先至,

0评论2018-12-05874

深度剖析 | 从经营模式到用户感知,看透淘宝和京东的双11
双11终极之战行将开始,电商们各显神通,活动效果这几天陆续展现,运营人讨论得如火如荼,本文尝试从最外圈的用户感知开始,1步1步探索淘宝和京东背后的经营模式。1、用户感知这里的用户感知指的是用户对活动的印象,可以理解为提到该平台的双11活动,用户脑

0评论2018-11-14505

阿里巴巴、京东,布局「付费会员」
———— / BEGIN / ————会员制最早起源于欧洲俱乐部制度,20世纪80年代成为盛行欧美的商业促销情势,经历多年发展已逐步走向成熟。目前山姆会员商店已在全球建立800多家门店,会员总数达5000万。亚马逊于2005年推出的Prime会员计划如今已成为其稳定的获

0评论2018-11-09438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