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运营教程首页 频道列表

党报转新闻也要讲大局守规范

网络编辑  2016-05-17 16:430

(来源:西部学刊)

党报转新闻包括下级党报转上级党报的新闻、上级党报转下级党报的新闻和同级党报之间互转新闻。从所转类别来看,有的是转新闻事实,有的是转新闻评论。转的方式则有转登原文、摘转部分内容以及转引某个事件、观点,再以之为由头展开评论。党报转新闻的动因多是由于认同所转新闻的价值,或赞同文章的观点。也有一些转引是要借事说理,或表达对所转事件的不同看法。无论如何转,无论出于怎样的动机转,正确地转新闻都有利于形成舆论强势,因而是值得重视的舆论引导的一种手段。也正因为如此,转新闻同样需要有导向意识、大局意识,而且一定要严守相应的规范。

一、任何新闻事件都发生在多重时空中,受具体的时间、空间、社会环境、历史条件的制约,而且,新闻事实具有相对性,一件事实在此时此地不是新闻,或不具有某些意义,但是在彼时彼地未必就不是新闻,未必不具有某些意义,这些是新闻的自然属性。党报在转新闻时要摸清新闻的自然属性。

2015年12月10日的《广州日报》02版刊登了一篇题为《“驾照式”管理真能根治“大处方”?》的评论。文章开头介绍说:

为让医生开药更谨慎,重庆一医院在全国首推“驾照式”管理医生合理用药制度。医生的处方权就好比驾照,实行记分制,不合理用药的医生将受到扣分,一旦被扣满12分,就可能受到降级、停岗等处罚。(12月9日《工人日报》)

――这表明《广州日报》的新闻评论是针对前一天,即12月9日《工人日报》的新闻报道《重庆“驾照式”管理用药制根治“大处方”》而评的。《工人日报》的报道开头写道:

“一个不留神,两分就没了,现在想来的确应该更谨慎!”重庆西南医院年轻医生王鹏(化名)12月6日在记者面前懊悔地说。他是该院在全国首推“驾照式”管理医生合理用药第三期培训班学员,由于被记满6分,他被停止处方权学习一周。

记者从该院了解到,与王鹏一道学习的共有11个科室的34名医生。尽管有医生觉得挺委屈,但大都认为“回炉有必要”。事实上,自实行“驾照式”合理用药管理以来,该医院被处记分告诫的有760人次,取消处方权1人,对75人暂停处方权参加培训班,诫勉谈话的科主任有3名。“记分卡”与医师的任期考评、职称晋升、年终奖惩直接挂钩。

新闻接着用“驾照式”管理医生合理用药、每门诊人次药费大幅降低、给不合理用药踩“急刹车”三个小标题比较全面地报道了新闻事件,毫不保留地肯定了“驾照式”管理的经验。

《广州日报》的评论接着写道:

采用“驾照式”管理规范医生合理用药,处罚不合理用药的医生,听起来很新鲜。扣分式的医疗管理创新,有着强烈的现实需求。以“驾照式”管理来约束医生乱用药,符合患者的殷切期盼。评论说,细看重庆这家医院的详尽扣分标准,也让人觉得,“驾照式”扣分管理具有可操作性。

《广州日报》的评论随后提出了质疑:

事实上,无论是设立临床药剂组,还是采取技术手段,以及限制“药流”,都不过是医院的内部监管,能否真正斩断利益链,处理不合理用药的医生,值得打个大大的问号。为何在政策频出之下,医疗“大处方”至今仍难绝迹,原因正在于医院或主管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大大削弱了监管与惩罚力度。

评论主张要依靠“驾照式”管理来根治医生乱开药、多开药、长疗程、大处方,需要鼓励患者积极举报不合理用药,需要第三方机构来把关与认定。

《广州日报》的评论在肯定了用“驾照式”管理来约束医生乱用药“符合患者的殷切期盼”,并认为“扣分管理具有可操作性”的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根治医生乱开药、多开药、长疗程、大处方,不能只靠医院的内部监管,还需要鼓励患者积极举报不合理用药,需要第三方机构来把关与认定,“真正斩断利益链”,医院或主管部门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可见文章的作者比较敏锐,发现和提出的问题对完善“驾照式”管理有积极意义。

需要商榷的是:《广州日报》评论的作者和编辑真的清楚发生在重庆的“驾照式”管理的来龙去脉吗?真的了解《工人日报》所建构的新闻事实的自然属性吗?实际上早在2014年3月2日,《科技日报》就以《立规合理用药,推进廉医工程,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国首推――“驾照式”计分严管医师用药》为题,对西南医院的经验作了报道,并获得多家媒体的转载。《科技日报》的报道在介绍该院推出“驾照式”管理的背景时说:“合理用药是我们开年后实施廉医工程的一项创新措施,它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百姓福祉,也是我们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具体举措。”[1]从《“驾照式”管理真能根治“大处方”?》的内容看,作者似乎并不了解重庆西南医院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背景,而是在用广州市的经验、广州人的认知,去否定《工人日报》报道的新闻价值,去质疑重庆西南医院的“驾照式”管理。这是不是有些匆忙呢?《广州日报》评论肯定了“驾照式”管理“符合患者的殷切期盼”,扣分管理也“具有可操作性”,但却质疑说:“事实上,无论是设立临床药剂组,还是采取技术手段,以及限制‘药流’,都不过是医院的内部监管。”请问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只是一家医院,她能做好“医院的内部监管”,对此新闻评论没有给予掌声也就罢了,反而对其提出质疑,这公平吗?可见评论的立论不够清晰,内容和标题配合得也不是很好。

二、下级党报转上级党报的新闻,重点要考虑所转内容的指导性是不是很强;上级党报转下一级党报的新闻,要考虑所转事实是否典型,有没有全局意义;同级党报之间的转登则要考虑所转新闻有没有现实的针对性。转什么,不转什么,必须导向正确,着眼大局。

2015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 5 版刊登题了一篇题为《“驾照式”管理医生用药靠谱吗?》的时事评论,其来源就是转自2015年12月10日《广州日报》的评论《“驾照式”管理真能根治“大处方”?》。

人民日报的转引有三个问题值得商讨:

一是该不该转。《科技日报》的报道转述了推出“驾照式”管理的背景是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具体举措。包括人民网在内的多家媒体的报道都反映说人民群众支持这一举措,《工人日报》12月9日的报道也满腔热情地支持了西南医院的改革,而《人民日报》的转引留给读者的印象是不支持该项改革。这里有没有导向问题?“驾照式”管理存在重大的、足以给全局带来不良影响的问题因而需要转登质疑文章吗?

二是如果转,该从哪里转。《人民日报》转发新闻的标准是关注新闻价值,还是关注媒体的动态?理应是关注新闻的价值,而不是《广州日报》的动态。如果是这样,那为何不在此前转登《科技日报》2014年3月2日的报道,或是转登《工人日报》2015年12月9日的报道?即便是出于新闻时效的考虑,决定转载《广州日报》的评论,那也应该把《广州日报》所评论的新闻事件――“驾照式”管理究竟是什么交代清楚,因为《广州日报》并没有完整地介绍过该新闻事实。

三是在转引时是否应该把《广州日报》评论的标题修改为《“驾照式”管理医生用药靠谱吗?》?《广州日报》的评论质疑“大处方”涉及一条利益链,而“驾照式”管理只能管住这条“利益链”的末端,要“根治”,还得改变“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不合理制度,需要第三方机构来把关与认定不合理用药。《广州日报》评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没有在肯定“驾照式”管理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进配套改革,以斩断整个利益链,反而由于对未来的、系统的改革信心不足而走向了对已有的改革成果的质疑。但是《广州日报》评论的本意绝不是讽刺“驾照式”管理不靠谱。因此,《人民日报》在转发《广州日报》的评论时将其标题由《“驾照式”管理真能根治“大处方”?》改为《“驾照式”管理医生用药靠谱吗?》,就加重了《广州日报》评论制造质疑的成分,从而改变了《广州日报》评论的本意。

三、党报之间转新闻应清楚了解所转新闻的全部内容和写作、刊发背景,尽量转一手新闻,慎转二手新闻。摘转新闻则要尊重原文的核心观点和作者的本意,并注意尊重所转作品的著作权。

2015年9月30日,《人民日报》评论版悦读栏目刊出一篇评论,全文541字。文章如下:

别让人生迷失在社交里

水,最容易消失在水中;人,最容易消失在人群里。

一滴水是清晰可见的,但是,当它融入水中,你还能找到那滴水吗?同样,一个有个性、有棱角、有爱好、有思想、有情感、有自我的人,如果迫切希望被别人接纳,渴望合群,常常也会磨灭自己的棱角,隐藏自己的个性,屏蔽自己内心的声音。马克?吐温说:“跟世界上所有的人一样,我所暴露给世人的只是修剪过的、洒过香水的、精心美容过的公开意见,而把我私底下的意见谨慎小心地、聪明地遮盖了起来。”

人们总是喜欢接纳与自己相同的人,排斥与自己不相同的人。人们渴望被什么样的人群接纳,就容易变成什么样的人。

但是,渴望被人群接纳的心理常常会让我们削尖脑袋,扭曲自己的个性,压抑自己,甚至做违心的事情。最后,虽然被人群接纳了,自我却消失了。

在人群中消失了真实的自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人人都说假话,说违心的话,结果就会导致严重的非理性行为。

人与人群最大的不同就是,一个走在乡间小路上的人,他不用在乎别人的看法和目光,不用考虑自己的姿态和着装;而在社交场中的人,很在乎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按照别人喜欢的方式行动。

人需要社交,但不需要把自己的整个人生都变成社交。如果时时刻刻都在乎每个人的感受、想法、议论和评价,那么,我们就会失去自我,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文章末尾加括号注释说:(摘编自9月8日《广州日报》,原题为《人最容易迷失在人群里》),经查证,9月8日《广州日报》上的《人最容易迷失在人群里》刊登在每日闲情版。

读完《广州日报》上的评论,感觉开头略显突兀,缺少必要的缘起句子引导全文,遂有了文章是否被不当删改的疑惑。在读《人民日报》上的该文时,笔者就有了突兀的感觉,但因为《人民日报》上的文章是摘编的,“突兀”的原因比较好解释。而在作为“摘编”源头的《广州日报》上又获得突兀的感觉,就觉得有点不对了。于是笔者开始求证,结果有了新的发现。

先是发现有多家媒体、多个自媒体此前就刊登过同样的内容。例如《人最容易迷失的地方是人群(深度好文)!》(http://wx.shenchuang.com/article/2015-05-07/962835.html)网址显示,文章上网的时间是5月7号,比《广州日报》早发4个月。文章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英国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人是很麻烦的。”这是一句大实话。一方面我们必须与人交往,这样才能满足爱与被爱的需求,满足对尊重的需求。另一方面他人又像地狱,当你一步踏入,便会深陷进去。你本想亲近别人却遭到了疏远;你本想得到肯定却招致了否定;你本想获得尊重却自取其辱……当这种情形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在你身上的时候,你还知道自己是谁吗?你还敢相信别人吗?你还能找到真实的自己吗?你还知道自己的最高目标是自我实现吗?你是选择逃避,还是选择坚守?你是选择压抑自己、迎合别人,还是勇敢地接纳真实的自己?你是放弃真实的自己,活给别人看,还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他们的呢?

一些读书网站此前也刊登过这篇文章。例如,笔者在“凤凰读书”上就读到了《人最容易迷失的地方不是深山老林,而是人群》一文,题下记载的刊发时间是“2015-04-08 10:38:42”,其标注的文章来源是凤凰读书,“作者:廖之坤”。文章的末尾注释说:“本文摘自廖之坤《活着不是给别人看的》/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4-6。”[2]

求证到此,我们就有些失望了。理由是:

1.《报纸出版管理规定》要求,“报纸发表新闻报道,必须刊载作者的真实姓名。”①《广州日报》刊登的《人最容易迷失在人群里》没有清晰标注文章来源,所标注的作者姓名,有故意混淆摘编文章和作者专门来稿的嫌疑,对著作出版单位不够尊重,版权意识薄弱。

2.《广州日报》在摘编《人最容易迷失在人群里》时没能完整摘录一个逻辑篇章,导致读者阅读时有突兀感,对作者的劳动显得不够尊重。

3.正是《广州日报》的不当摘编,导致《人民日报》评论版悦读栏目2015年9月30日刊出的《别让人生迷失在社交里》失之于“转摘”,以“转摘”替代“摘编”正是我们需要反对的编辑文风和作风。

4.上述稿件由翻炒网上旧闻而成,暴露出编辑的时效意识、品牌意识、读者意识还不是很强。

至于两家报社是否向著作权人支付了稿酬,报社也都没有交代。

2016年2月22日,有人发布微博,称广州某报大篇幅抄袭其个人微信公众号的原创文章,而涉事媒体和记者“坚持认为不是抄袭”。25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评论员文章称,正规媒体开始抄袭自媒体文章,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3]该纠纷也再次警示我们,增强导向意识,规范转新闻的流程,是各级党报“适应形势发展积极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不容忽视的一项任务。

注释:

①见新闻出版总署二五年九月三十日发布,二五年十二月一日起施行的《报纸出版管理规定》第二十八条。

参考文献:

[1]高启民,冯毅.“驾照式”计分严管医师用药[N].科技日报,2014-03-02.

[2]廖之坤.人最容易迷失的地方不是深山老林,而是人群[EB/OL].凤凰网读书频道,

http://book.ifeng.com/a/20150408/13958_0.shtml?_share=weixin&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3]易艳刚.慎当自媒体的“搬运工”[EB/OL].新华网新华每日电讯,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6-02/25/c_135128492.htm.

(作者是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王首程

查看更多关于【网络编辑】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热点专题
更多推荐文章
“慕课来了”:开放在线课程平台给传媒教育带来什么
内容提要?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中文名:慕客), 是一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教育平台,包含了传统高校教育随堂模

0评论2016-08-20103

把握历史使命勇于发展和创新当代中国新闻理论
习近平新闻宣传论述研究系列解读· 把握历史使命勇于发展和创新当代中国新闻理论——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新论

0评论2016-08-20123

浅析全媒体时代议程设置的新特点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勃兴,媒介传播方式及传播渠道得以多样性发展,一个依托网络技术的全媒体时代正在到来。全媒体时代,传统

0评论2016-06-20122

如何建构当代中国新闻舆论生态
【摘 要】在当代中国,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已经成为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本文提出建构当代中国新闻舆论生态的

0评论2016-06-2065

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和引导力的几点思考
【摘 要】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

0评论2016-06-20149

论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摘 要:自从90年代中后期的《实话实说》开播后,电视谈话类节目在全国的各家电视台才算正式盛行开来。本文在回顾电视谈话节目的

0评论2016-06-20111

电视新闻采访常用方法、手段探讨
摘 要:电视新闻采访的方法和手段在宣传报道中十分重要,它是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的前提条件,是记者从业的基本功底。记者对客观事

0评论2016-06-2091

浅谈新闻类节目的“播”与“说”
摘 要: 播音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理论促进了播音员主持人业务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有志于电视播音事业的同行经过不懈努力,播音质量

0评论2016-06-20126

腾讯新闻“较真”栏目研究
来源:西部学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愈加快捷、自由,如今的“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但由于

0评论2016-06-20121

浅谈互联网思维下的价值创造
(来源:西部学刊)摘要:互联网的出现,使传统企业价值链的活动方式发生了变化,促使企业积极更新思想,应对新的挑战。手机行业

0评论2016-06-2056

大数据对都市媒体转型发展的意义与影响
来源:西部学刊新的时代总会产生新的词汇,例如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等,而如今,大数据则是目前最热的词汇之一。大数据究竟是什

0评论2016-06-20138

论媒体传播对大众审美意识的影响
原标题:论媒体传播对大众审美意识的影响新闻宣传在展示社会形象,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媒体一直强调要把社

0评论2016-06-2049

网络人际传播的形态和特征探析
(来源:西部学刊)摘要:科技的发展必然带来媒介的革新,随着传播工具的改进,人际传播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本文主要立足于互

0评论2016-06-20130

新闻客观性原理的职业社会学分析
(来源:西部学刊)摘要:新闻客观性原理是西方新闻业的核心理念,也是新闻实践的基本准则。本文从职业社会学角度看,新闻客观性

0评论2016-05-1799

文化自觉视野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来源:西部学刊)摘要: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激发起强烈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意识,更加注重民族身份、民族特征

0评论2016-05-17137

浅析政务微博对政府形象塑造的影响
(来源:西部学刊)摘要: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政务微博已经是微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其迅猛的增长速度就说明了民众对

0评论2016-05-17134

科技论文数字化传播平台建设问题研究
(来源:西部学刊)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科技论文的数字化传播提供了机遇。结合数字化条件下信息传播的基本特征,着重分析科技

0评论2016-05-1793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