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作文学习首页 频道列表

《围城》-读书感悟900字

初二作文  2022-12-02 12:380

六月的雨天,烟雾弥散,蒙蒙胧胧,似一道单薄的墙,回旋围绕。心像包裹在围墙里的一处泉眼,涌现,却无路可出。

初读本书,感觉处处是譬喻,生动而形象,常常用譬喻评论某事,其乐无穷。后来用的多了,心中忽然一动,从蔑视到自我否定,只是有些酸酸的惭愧。为什么惭愧呢?因为我一直蔑视而嘲笑的,竟然正是我自己的那份无知!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榨出那个‘小’来”,那个“小”似忽然暴露于众人之前赤裸裸的躯体,无处躲藏、局促不安还想故作镇定,可是颤抖的手和扭捏的动作终于还是让他人哈哈大笑。

书中的主人公方鸿渐,一个留洋的假博士,“爱好不少,心得无多”,没有真本事,倒有个假学历;所学有限,却又爱慕虚荣;表面上玩世不恭,内心里拘禁怯懦。反应于生活,就是他对幸福的不积极主动,任由它滑走,事后内心虽然懊悔万分,但又千方百计的给自己找借口寻开脱;对于内心的痛苦,则又一味的回避,从不敢正面面对——好一副“知识分子”的嘴脸,但鸿渐也有他的优点:善良、纯朴、没有心机。但这优点在现实的社会中似乎也成了“缺点”,也正是这双重的性格导致了鸿渐生活的彻底失败和悲哀。

如果说鲁迅先生的讽刺艺术,用的是匕首,给人一种鲜血淋漓的感觉;余华的先锋思想,像是屠刀,砍在心中觉得残酷无比。那么钱钟书先生的讽刺用的就是尖锐的长针,刺得深,刺得透,一疼之后便觉舒畅无比,让人被刺得心服口服。《围城》中的讽刺既可以让我们捧腹大笑,也揭露残酷现实的人性让人不寒而栗。这些大量尖酸刻薄的比喻让小说蓬荜生辉,鲜活了起来,一句小小的比喻也能让我们会心一笑又或者掩卷深思,加上极致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缓缓徐徐但却深刻的故事情节,《围城》在妙趣横生、妙喻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着令过来人低徊轻叹、令我们怅然若失。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抵如此。”正如杨绛所说,不仅仅婚姻像围城,人生、生活、职业等等更像围城。此刻我们是学生,应对着学业;成年后,参加工作,应对的是职场;等到有一天,我们坠入世俗去成就婚姻时,应对的是感情。其实我们一向都在循环,重复的做同一件事情,不一样的是,个人的心态决定了这个循环是恶性还是良性。知足常乐者安于现状,积极进取者奋发向上,然而一味厌弃自我的生活,空想不实际的事只会令自我陷入围城。

作为学生,感情、婚姻,对我们而言,还太遥远,可是,生活中的事,又何尝不是围城呢。

查看更多关于【初二作文】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热点专题
更多推荐文章
《围城》读后感: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读后感1100字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是一部蕴含深意的文学巨著。小说以战后时期的上海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成长故事,描绘了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的风貌和人们的精神状态。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它的魅力和思想内涵。小说中的主人公方鸿渐是一个典型

0评论2023-07-29640

《围城》-读后感1100字
晨光挥洒在桌上,我翻开了《围城》的扉页,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蓝,随即我便看到了杨绛先生题写的书名,我继续往后翻,期待着与书中的人物发生新的故事。民国二十六年,夕照晚霞隐褪后的夜色带着酡红,一艘载着许多留学生的邮船正开向中国,故事的主人公方鸿渐在船上

0评论2022-12-02486

围城,困城,破城 -读《围城》有感 1900字
围城,围于城内,困于城内,读起来就使人有种压抑之感。在这个暑假,我便读了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一书。《围城》是一本平常而不平凡的小说,它记叙了主人公方鸿渐平常而又悲惨的中年生活,却有着不平凡的幽默,讽刺与深层意味。就我而言,这本书其实并没有太

0评论2022-12-02439

《围城》-读后感600字
《围城》是钱钟书所写的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称为“新《儒林外史》″。作者以其丰富多彩的笔触,细切的描绘了 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像 ,讽刺意味极强 。书中的立意由书中的才女苏文纨道出:“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围城"是个比喻,

0评论2022-11-02587

我有一座城-读《围城》有感900字
钱钟书的笔墨里,浸润着花开正好时的柔情,清丽而细致,从容而沉静的描绘了上个世纪的故事。那关于叫鸿渐的男人,与他的爱情。那一艘从远洋开来的船上,坐着的是有“熟肉铺子”美名的鲍小姐。那热辣肥腻的张力,暗而不沉的肤色,令她看上去是如此与众不同。当

0评论2022-09-21747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