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运营教程首页 频道列表

有了微信应用号,开发独立APP的是不是就要去死?

移动运营  2016-01-14 16:440

有了微信应用号,开发独立APP的是不是就要去死?

        我相信现在所有做互联网相关的朋友,无论产品技术还是运营商务,一定都非常羡慕微信团队。一个内测链接不小心泄露出去,就在周末成了一个刷屏现象级H5,一个看起来那么弱智那么无脑那么不可理喻的谣言,就能让百万级用户解绑银行卡(估计很多运营的小伙伴哭死在电脑前,能拉到百万级用户这件事卖身都值啊)。

        估计微信团队以后要问一个千古难题了“一个新产品真正的冷启动是什么感觉?”

        在微信大会上,张小龙抛出了“应用号”的概念。核心意思就是说微信将变成一个内部的 App Store,把一些不太高频的应用可以嵌入微信提供直接服务。

        估计已经有这些文章标题在酝酿了,《微信要越过苹果 做一个有民族特色的 App Store》《微信代表中国互联网正式向苹果宣战》《微信要做应用号干掉 APP 所有开发 APP 团队要哭死了》《我创业八个月花了八百万 却被微信搞死了》……

        我很不喜欢追热点,但是应用号这块,确实有些想法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照理先来一个免责声明,下面所说的话全部都是我的个人看法,跟微信团队没有半毛钱关系。

        一.微信应用号与百度轻应用

        百度用了两年时间大力推广轻应用,应该花了不少钱,我承认当初我为他们写过一篇软文,当我今天再次打开看的时候,我发现批量把文章中的“百度”换成“微信”竟然完全成立,只不过不知道微信愿不愿意为这篇“二婚”的软文付费。

        我随便截取几段,看官感受一下。

        用户:手机更清爽

        对于用户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一些不常用的应用我不用留在手机里。尤其是对于很多运营商定制机以及低端智能机来说,内存的容量有限。那么这有限的容量应该怎么用呢?如果打开较胖的原生应用的话,可能开不了几个,手机就会卡顿、发烫、死机。但是如果应用够轻的话,那么就帮助用户的手机瘦身,更加清爽。

        用户:随用随取

        在无数的言情电影中,当男女主角在深夜里说“对不起,我们分手吧!”时,总会非常配合的下起瓢泼大雨,女主角转身就跑,在雨中边哭边抹脸,并且还要在一个小泥坑里摔上一跤。而百度轻应用(微信应用号)就应该像这雨一样,在你需要的时候,它翩然而来,不用下载,随用随取。

        开发者:负责好貌美如花

        对于大部分的原生应用来说,花费大量精力做出来的东西竟然无人下载,这是一件让人沮丧的事情。特别是一些年轻的技术创业团队,缺少基本的市场与营销的本领,有的只是一腔热血。那么在百度轻应用(微信应用号)这种扶持下,完全可以专心去将应用中最核心的美好展示出来,只负责貌美如花,百度去挣钱养家。

        但是,现在我想问,百度的轻应用和微信的应用号真的一样吗?

        对,这就像我司 CEO 脱不花在秀她家小公举的时候,我常说“哇,跟小贝的小七一样可爱。”但是作为两个都很萌的女宝宝,有什么区别?

        对,他们的爹不一样。(可怜的张大状,对不起,我黑你一下下,谁让你报名参加了足球队,领完球衣就再也不出现了)

        说基因不同有点装逼。但是作为在移动时代,要成为超级 APP 的入口级应用,一个必要条件就是用户愿意或者必须长时间留在上面,或者工作或者娱乐。只有这样,一些重度用户才有可能另外花时间在上面探索更多的应用花更多的时间。

        百度的轻应用困难就困难在谁会拿个手机,长时间在搜索引擎上花时间呢?(奥,对不起,我没有歧视男性专科医院用户的意思)。微信里的社交任务是没有终结的时间界限,所以大部分人就要长时间的留在微信的环境里,而搜索引擎是需要有明确的任务结束点,越长时间越不正常。

        二.有了应用号 开发 APP 的团队是不是要去死?

        特别是最近半年,发现身边很多朋友都有“转型焦虑症”。具体表现在自己老觉得 BAT动不动就要颠覆自己,老觉得自己需要转型,但是具体转成什么样就完全不知道了。紧接着就去听各种转型分享会,听各种高端峰会,听各种国外大神的走穴会……

        我就想问一句,你 TM 定型了么,就要转型?

        就像张小龙刚在大会上说要做应用号,我的某个互联网人群里,就有人跳出来哀叹”天啊,以后我这独立做 APP 的团队是不是就要死了?”

        拜托,这道理就跟有一天,全聚德宣布“我要推出九块九一套的烤鸭”,一些养鸭的人就要投河了,跳河前留下一封遗书,“全聚德无良,低价害死养鸭人,那帮丫挺的。”

        他怎么不去想想,全聚德如果降价后,把烤鸭销量从日销一万套变成了一百万套,那么他是不是要更加扶持和跪舔养鸭人?

        微信要推应用号也一样,如果你是开发 APP 的,你要做的是让微信看上你,把你按倒在他的床上,半推半就的成就好事。而不是微信刚喊一声“我成年了”,你就吓得悬梁自尽,理由是怕被强暴。

        微信如果要推应用号,对所有的 app 开发者其实完全是一件利好消息。

        首先增加了一个超级入口,让用户先轻量级的搜到你使用你,而不是成本非常高的下载一个 APP。而如果 APP 本身的体验和功能足够好,那么用户是乐于下载一个放在手机里,不用每次都要在微信里搜索。

        其次你可以重新梳理自己的业务,把高频并且吸引人的功能放在微信里貌美如花,把一些凸显技术壁垒的碉堡的功能放在自己的 APP 里吸引重度用户。作为一个手机里装了几百个 APP 的人来说,有很多 APP 功能很棒,但是没人去下载使用,不久就死翘翘了。

        最后创业团队的前期开发成本比较低,可以循序渐进。先集中做好应用号,而不是刚创业就拉出一个会员系统/成就系统/勋章系统/支付系统……的开发计划。

        但是并不代表有了应用号,独立的 APP 就没有了价值。例如你在微信里能玩 FIFA16么?但是你可以在微信里约战,然后去 FIFA16的独立 APP里面玩。

        三.对微信的考验在哪

        微信应用号的野心绝对不是做一个应用里的好123,也不会仅仅满足于做一个流量分发入口。

        个人猜测微信想走的路应该是虚拟助手,毕竟现在有点儿追求的公司都在发力于未来定位。google 有 NOW,苹果有 Siri,Facebook 也有了自己的M,微软有 Cortana(微软小冰你总知道吧?),而小的 Magic 模式的虚拟助手创业公司就更多了。

        现在如果你是一个外卖应用的新用户,那么你要点一份外卖,需要下载一个 几十 M的 App,然后注册登录,筛选食物,填地址,下单,整个过程下来,估计你也差不多不饿了。

        但是未来应用号的场景应该是你对着微信说一句“我想吃鱼香肉丝盖饭,送到我家”,然后它会去调度自己后台的百度外卖或者是美团或者饿了么,找到一家餐馆,自动下单自动读取位置。整个过程你就在家等着吃就好了。

        “我需要一盒杜蕾斯,马上”,整个处理过程同上,甚至应用号助手会贴心的把你买的中号换成更合适的特小号。

        未来肯定有多种多样的变数,但是对于微信的考验也不容忽视。

        1.微信能否携诸侯以令天子

        谷歌的 play 应用市场在国内暂且可以不去管,但是 App Store 的强势是绝对不能视而不见的。

        如果微信能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影响到苹果应用商店的运营策略,那么对于很多将信将疑的应用开发者,才能把他们吸引过来。例如加速审核、例如苹果分成能否减少、例如苹果支付能否优化或者加入第三方支付?

        因为这本身对于微信来说,也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如果苹果搞不定,那么很多应用开发者怎么会内置微信的搜索 SDK 或者是开放自己的内容接口呢?

        2.微信如何证明生态共存,而不是弱肉强食

        机会来时,有些人只会惊呼,有些人已经埋头开干。但是不能否认的是,现在关于“微信”这个关键词,简直就是流量的聚宝盆,会有一大堆人等着造谣骗流量。

        所以昨天那个 H5还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营销页面,就已经让百万人去解绑银行卡了。那么应用号推出后,它作为底层基础设施,理论上是可以拿到你所有的社交/餐饮/娱乐/男女关系的各种纪录,那么有人造谣的话,杀伤力只会更大。

        例如一定有人喊“微信要干掉 APP啦”,未来要是处理不好的话,说不定就有人跑到硅谷苹果大哥门前,大声说:“喂,里面的人听着,快点放下武器出来投降,要不微信就来干掉你们了。”里面的人一紧张一激动,微信被下架了……

        作为微信,除了要给用户证明微信的价值之外,还要跟很多创业团队证明”大哥是要带你们一起玩的,不是要干掉你们的。”

        作者:快刀青衣

查看更多关于【移动运营】的文章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图文资讯
热门推荐
优选好物
更多热点专题
更多推荐文章
活动案例|得到APP老带新活动运营细节全拆解!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雪琛同学拆解的得到APP的以老带新的活动。案例信息作者信息:雪琛所在行业:在线教育案例名称:得到的以老带新活动行业领域:知识付费目标:拉新引流标签:邀请助力公司简介:得到,旨在为用户提供“省时间的高效知识服务”,2016年5月上线

0评论2020-12-15377

假如朋友圈是款独立APP
本文概要:私域信息流朋友圈的消费与互动私域内容传播用户分层商业化微信,作为一款“工具型”产品,最早是没有朋友圈功能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用户日活超过10亿的今天,除了核心的聊天功能,公众号、小程序、支付等,逐渐构成了微信这个庞大生态的组成部分

0评论2020-11-29711

一套模型,三个步骤,深扒教育类APP裂变增长的秘密
在线教育是近年很火的领域,网上很多分析其增长模式的文章,但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很少有人谈论在线教育APP的增长方式。可能对于大多数互联网APP来说,在线教育APP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而且很大比例的在线教育用户(比如K12用户)存在于PC端,这意味

0评论2020-11-20459

淘宝APP用户体系运营拆解
拆解淘宝APP产品有如下5个Tab,功能简介如下:【首页】:包含女装、手机、百货等22个垂类购物内容频道、29个特色天猫阿里旗下模块内容、活动大促资源位入口、百亿补贴淘宝直播聚划算淘抢购天天特卖有好货每日好店内容模块、个性化购物推荐内容模块【微淘】:

0评论2020-10-22997

如何通过今日头条APP赚钱?
今日头条已经是一个超级APP了,上面的变现手法也是很多,主要也是官方也是一直想办法帮个人或者企业实现变现,因为一个平台如果没有内容,那他的商业价值也不会存在。今天就把头条上面的一些变现手段跟大家捋一捋,详细可以根据我给你的方法去官方上面搞清楚

0评论2020-03-31918

App Store品牌词被降权怎么办?这有一份2020年最新申诉攻略
很多开发者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在App Store中搜索自己的产品名称时,发现找不到相应的产品,这种情况,一般是苹果调整算法,导致品牌词被降权。我很不幸遇到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品牌词申诉的远征之路。检查名称在申诉前先做一个准备,进入Apple Dev

0评论2020-03-28833

从新用户激活行为,看「得物(毒)」App的增长策略
先简单介绍1下「得物(毒)」这款产品:产品行业:电商(2017至今) + 社区(2015⑵017)商业模式:C2B2Cslogan:“有毒的运动x潮流x设备”用户特点:主流用户为90后或95后的年轻消费群体1、「得物(毒)」用户人群既然本文是重新用户激活的角度入手,那就不

0评论2020-03-20422

以视频类APP为例:看如何搭建数据指标体系
在精细化运营的进程中,为自己的产品搭建1套数据指标体系,对增进产品和业务增长是相当重要的。而数据指标的建立是为数据分析和业务服务的,在实际操作进程中,需要根据相应的数据分析需求和业务需求定义相应的数据指标。1、为何需要数据指标现阶段互联网发展

0评论2020-03-09800

重要!工信部最新发文:这8类问题不注意,APP将面临下架
工信部11月6日发布了关于“整治APP侵害用户权益的正式文件”的详细通知需要注意的组织为两种类型:1、APP服务提供者2、APP分发服务提供者专项整治工作时间为通知印发之日至2019年12月20日,且分为3个时间阶段实行,分别为重点整治内容为以下4个方面8类问题:

0评论2019-11-14722

直播,网红,大家都在”种草”,那APP又该如何从0-1搭建”种草”社区?
对现在的较大多数的to c互联网公司来说,2019年下半年都在从公域流量的获客渐渐转移到私域流量的精细化运营与裂变,做好口碑,进行老带新。谈到精细化运营用户,我们能想到的1些手段,就是从离用户最近的地方下手。那末目前互联网的格局已构成,与用户聊天沟

0评论2019-11-06615

从0到1,APP从上线到推广关键点全解析
作为初入运营圈子的小白,还弄不清楚p1,p2,p3究竟是个甚么东西。没关系,今天就告知大家从0开始,如何1步步的布局自己的推行渠道。公司产品移交到自己手上,重要的是上线利用市场。从笔者运营的产品经验来讲,除其他流媒体和产品本身裂变方式,利用市场的新

0评论2019-10-23631

为什么我每次进行APP推送后,日活反而下降?
很高兴,你通过这个标题点进了我的文章,虽然这篇文章是关于消息推送的分享,但内容和标题没有关系,只是想看有多少人会通过标题点进文章,嘿嘿….如果,你点进来了,说明你存在1样的困扰,或充满好奇心的你,想知道我是怎样把推送给玩坏了,致使APP日活下降,

0评论2019-10-23636

多渠道推广场景下,如何实现 App 用户增长的精准归因?
为了实现用户的快速增长,以推行 App 为目标的线上广告投放是很多平台获得新用户的重要方式。随道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在 App 推行的渠道愈来愈丰富,除 WAP 站点、第3方 App 以外,HTML5 成了 App 推行的又1个主战场。选好了适合的推行平台,预算(理论上)

0评论2019-09-11739

电商APP窃听疑云:互联网包围下的”透明人”
你搜索、点击、阅读、收藏、购买了某件商品后,紧接着就会收到网站或电商平台的相干广告推送,这已不是甚么新鲜事了,你在互联网上的1举1动,在商家眼里就是大数据和用户画像。但是,当你的微信聊天记录、和同事面对面说话时的聊天内容、手机相册里的照片也会

0评论2019-08-30867

更多推荐